《薩爾達傳說系列重點回顧》
前言
今年2023年已經走到底部尾聲,回顧過去近一年,可以說是遊戲界相當精彩的一年。許多款精彩的遊戲都均勻分布在各時機點推出。
今年各家的大作不少,包含光榮特庫摩的《臥龍:蒼天隕落》、CAPCOM的《惡靈古堡4重製版》,以及《快打旋風6》、SQUARE ENIX的《Final Fantasy XVI》。PC端的《柏德之門》,另外像是SONY獨佔的《漫威蜘蛛人2》,還有多年回歸的《心靈殺手2》(Alan Wake 2),以及SEGA的《人中之龍7外傳:英雄無名》等等,都是非常精彩且令人期待的遊戲。
而遊戲界老字號的任天堂,在2023年也出了不少作品。像是《聖火降魔錄 Engage》、《皮克敏4》、《超級瑪利歐兄弟 驚奇》、《超級瑪利歐RPG》,以及讓全球眾多粉絲望穿秋水,苦等了六年才盼到的《薩爾達傳說:王國之淚》(The Legend of Zelda: Tears of the Kingdom)。
《薩爾達傳說:王國之淚》在2023年5月於任天堂Switch主機上登場,帶著更創新的內容與玩法回歸,讓許多玩家終於一償宿願。
《薩爾達傳說:王國之淚》的官方宣傳廣告影片
來源:任天堂
本文作者:遊戲小虎(資深遊戲主機玩家)
而《薩爾達傳說:王國之淚》在今年5月12日推出之後,很快地就創下驚人的銷售數字,足見其魅力之不同。或許大部分朋友對於這個系列,多半是先接觸了2017年的《曠野之息》這款作品之後,才慢慢知道它的樂趣所在。
不得不說《曠野之息》在當時實在擄獲許多玩家的心,開放世界的玩法,搭配各種有趣且天馬行空的操作,還有許多讓人會心一笑的細節,發售至今依舊是熱度高的作品之一。
《薩爾達傳說:王國之淚》獲得本年度最佳遊戲的呼聲相當高,而本系列由任天堂自1986年推出系列作第一款遊戲《薩爾達傳說》上市開始至今,也已經將近40年了,這邊就帶大家一起來回顧薩爾達傳說系列過去的諸多作品,了解其魅力之所在。
王牌製作人宮本茂細心打造 首作於FC磁碟機系統上登場
薩爾達系列最初的第一款遊戲,是1986年在任天堂FC紅白機上推出的,名字就是《薩爾達傳說》(日文名稱:ゼルダの伝説,英文名稱:The Legend of Zelda),它甚至不是以卡帶形式推出的,而是在「磁碟機系統」(Disk System)上,以磁碟片方式推出的作品。
薩爾達傳說的店家海報,可以看到海報底部有關於DISK SYSTEM的介紹
來源:任天堂
薩爾達傳說的磁碟片包裝外觀
來源:任天堂
《薩爾達傳說》是由任天堂知名的遊戲製作人宮本茂,以及同樣是重要設計師,現已擔任任天堂董事的手塚卓志所共同開發設計而成的一款遊戲。宮本茂以自身幼年的經驗,想要將「探索獲得成就」這樣的感覺,融入到遊戲之中,讓玩家可以藉由自己慢慢尋找,解開機關,獲得成就感。而喜愛奇幻小說的手塚卓志,則負責遊戲腳本。整個系列中大家熟悉的元素,包括主角林克、薩爾達公主、魔王伽農、眾神三角力等等,都在這款遊戲開始出現。
薩爾達傳說的遊戲方式採2D俯視,且為單張畫面切換拼湊而成,遊戲玩法類似RPG,但是沒有經驗值的設計,只能靠增加血量讓自己變強。
來源:任天堂
《薩爾達傳說》作為系列的第一款作品而言,表現相當亮眼,它也是第一款破百萬銷量的任天堂FC紅白機遊戲。而在隔年1987年,任天堂又推出了續作《薩爾達傳說2:林克冒險》(日文名:リンクの冒険,英文名:Zelda II: The Adventure of Link)。儘管本作的名稱有個2字,但其風格由原本的鳥瞰平面,變為2D橫向捲軸戰鬥,並且加入經驗值和生命數系統,風格與前作大相逕庭,但銷量不差。本作與前述的一代,是系列作在任天堂FC紅白機上的唯二兩款。
名稱上為續作的「林克冒險」,與前作有諸多不同之處,但也是一款好玩的作品。
來源:任天堂
「林克冒險」的磁碟片外盒之封面彩圖
來源:任天堂
超任第一款薩爾達傳說 大師之劍初登場
《薩爾達傳說:眾神的三角神力》(The Legend of Zelda: A Link to the Past)是系列第三部作品,也是超級任天堂主機上的第一款薩爾達傳說遊戲,遊戲玩法近似第一作,但整體的畫面大幅提升許多,操作上也更加多樣,道具機關等更為豐富。卡帶的封面是大家熟悉的武器「大師之劍」(Master Sword),這也是大師之劍的首次登場。其世界觀,可以說是後來「曠野之息」的雛形,銷售成績相當不錯,全球共賣出461萬份。
《薩爾達傳說:眾神的三角神力》是超級任天堂主機的系列作品,相當受到玩家喜愛。
來源:任天堂
《薩爾達傳說:眾神的三角神力》在超任平台上,屬於初期相當受歡迎的遊戲之一,有不少粉絲就是透過這款作品開始入坑的,是系列中相當有指標性的作品。因此任天堂在後來的2002年12月,在GBA上推出了《薩爾達傳說 眾神的三角神力與四人之劍》這款帶有重製味道的作品。
它收錄了「眾神的三角神力」與「四人之劍」這兩款遊戲,前者基於超任版本,加入了一點新要素,例如林克出招的聲音等等。後者則是一款利用GBA通信對戰功能,可以最多4人一起遊玩的遊戲。另外,如果將這兩款遊戲都破台的話,在「眾神的三角神力」會有追加新的迷宮出現,算是一個特殊的連動要素。
《薩爾達傳說 眾神的三角神力與四人之劍》除了將超任版的三角神力重製,還包含了支援多人遊玩的「四人之劍」
來源:任天堂
這款遊戲同樣也是交由CAPCOM的子公司Flagship來代工開發的,雖然說有點買一送一的味道,不過大家對於多人連線的「四人之劍」遊戲,也是感到很新奇。全球賣出了約282萬片。後來還在2004年,於Game Cube主機上推出《薩爾達傳說 四人之劍+》,2011年還在3DS主機上推出《薩爾達傳說 四人之劍 25週年紀念版》。
Gameboy上第一款系列作 織夢島表現不俗
在1991年超任版作品「眾神的三角神力」推出之後,下一款系列作並不是持續在超級任天堂上推出,而是將目標轉移到自家的攜帶型主機「Game Boy」(簡稱GB)身上。GB自從1989年發售以來,靠著其便利攜帶的優點,搭配連線對戰的《俄羅斯方塊》等遊戲,在市場上受到很多好評。除了第三廠商之外,任天堂自己也推出不少優質作品,例如針對GB開發的《超級瑪利歐樂園》(Super Mario Land)系列、銀河戰士(Metroid,現在官方改稱「密特羅德」)、卡比之星等等。而1993年6月時,任天堂終於在GB上推出了薩爾達傳說的系列作:《薩爾達傳說 織夢島》(The Legend of Zelda: Link’s Awakening)。
《薩爾達傳說 織夢島》的卡帶封面彩圖與遊戲畫面
來源:任天堂
本作起初是想要將超任的「眾神的三角神力」給攜帶化,後來改為一個新的開發案。本作主角依舊是由林克擔任,故事時間設定在眾神的三角神力之後,但遊戲中沒有薩爾達公主,整個故事與諸多元素都是全新原創的,也穿插了一些來自於任天堂其他遊戲作品中的角色來客串,更增趣味。
這款GB版的薩爾達傳說,推出之後當然也受到不少讚賞,全球的銷售量將近400萬片。1998年12月,任天堂推出了該作的DX版,對應GBC主機(Game Boy Color),除了將畫面變為彩色之外,還新增迷宮,以及對應GBC主機周邊商品「口袋列印機」(Pocket Printer)的照相功能,以及修改了一些細部之處等等,推出之後同樣有222萬片的好成績。
《薩爾達傳說 織夢島DX》將畫面提升,並且增加一些內容
來源:任天堂
而在原始的GB版推出之後25年,任天堂在2019年2月,公布了本作的重製版即將推出的消息,開發工作交由Grezzo負責,將整個遊戲場景全部3D化,打造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織夢島。其銷售量全球約600萬片。
任天堂在2019年推出《薩爾達傳說 織夢島》重製版,將20多年前的舊作整個大幅翻新,呈現完全不一樣的面貌
系列第一款3D化作品「時之笛」 在全系列時間軸中有舉足輕重地位
為了因應強勢來襲的3D多邊形化浪潮,面對SONY的PlayStation以及SEGA的Saturn等次世代主機之競爭對手們的搶攻,任天堂並沒有第一時間應對,而是直到1996年才推出了任天堂64這款主機,但推出之後的熱度,很明顯地並沒有辦法如同以往般壓倒市場上任何對手。市場更迭的迅速,就連任天堂自己也不得不承認,自己已非昔日喊水能結凍的龍頭老大,寶座已經拱手讓給新加入電玩市場的SONY。
即使如此,任天堂依舊試著在這台全新的3D主機上,推出自家的招牌大作。任天堂在1998年11月推出了《薩爾達傳說:時之笛》(ゼルダの伝説 時のオカリナ,英文名:The Legend of Zelda: Ocarina of Time),這是系列作的第一款3D化作品。早在推出之前所公布的訊息,就已經造成不少話題。
第一款全3D化的薩爾達傳說遊戲「時之笛」
來源:任天堂
本作的副標題時之笛,代表遊戲中也會有需要吹奏樂器的橋段,不同的曲子,也會有不同的效果
3D多邊形化之後,在N64主機上推出的《薩爾達傳說:時之笛》,推出之後果然獲得玩家與媒體間的諸多好評,上市之後不久,銷售量很快就突破百萬,而遊戲的內容本身也讓玩家感到興奮,除了新的動作和新的「Z注目系統」鎖定之外,也有需要利用N64手把的特殊按鈕,來進行吹奏樂曲的玩法等等,這些要素在當時都算是相當新鮮的設定。任天堂後來更以此系統架構為基礎,在2000年的時候,同樣於N64主機上推出了相關的續作:《魔吉拉的面具》(ゼルダの伝説 ムジュラの仮面)。
2000年推出的《魔吉拉的面具》,其性質有些類似外傳,系統架構基於時之笛,但內容卻相當特別,有著另一種異色風格。該作後來也於3DS上推出重製版。
來源:任天堂
「時之笛」算是整個薩爾達系列的一個重要作品,由於它在官方設定的時間軸上,有著決定性的關鍵(勇者死亡與否影響之後的作品時間軸),因此典範性的成分很濃厚。而做為第一個3D化的系列作,它的表現也很不錯,全球最終的銷售量約760萬片。
由CAPCOM子公司Flagship代工開發的掌機作品「神秘果實」
薩爾達傳說系列的作品,向來都是由任天堂本家親自操刀居多,不過2001年2月在掌上型主機Game Boy Color上推出的《薩爾達傳說:神秘果實》(日文名:ゼルダの伝説 ふしぎの木の実,英文名:The Legend of Zelda: Oracle of Seasons and Oracle of Ages)則是相當罕見地交由知名動作遊戲廠商CAPCOM的子公司Flagship來代工,算是較為特別的作品。
少數交由任天堂以外的其他公司所開發代工的《薩爾達傳說:神秘果實》,分為時空之章與大地之章兩種版本。
來源:任天堂
本作「神秘果實」分為兩個版本,一個是「大地之章」,另一個則是「時空之章」,這兩個故事基本上是獨立的遊戲,主要的遊戲系統玩法之前GB的「織夢島」差不多相同,遊戲內一部分的登場人物和道具是共通的,但是遊戲內的地圖與迷宮則是完全不同的,但如果透過遊戲內所提供的各式各樣「合言葉」(あいことば),可以讓兩篇章達到連結效果。另外兩個篇章也各有一些獨特的變化,例如大地之章會有四季變化效果,某些地形會受到影響有所變化。而時空之章則是會有古今之分,過去世界的行動可能會影響到現在世界的結果,都是特色之一。再者,如果將卡帶拿到後來推出的新掌機「Game Boy Advance」上執行的話,還會有特別的內容出現。
兩種版本的遊戲內容都是不同的,且各有獨特的變化之處,例如時空之章有古與今之分,而大地之章則有四季變化
來源:任天堂
由第三廠商代工的本作,推出之後也有不錯的表現,兩個版本在全球都賣出了約將近兩百萬片的成績,後來也在任天堂自家的Virtual Console,以及Switch Online等數位平台上重新推出,讓玩家得以重溫舊夢。
卡通風格滿滿的風之律動
2002年在任天堂Game Cube主機上推出的《薩爾達傳說:風之律動》(The Legend of Zelda: The Wind Waker),是一款有著全新風格的作品,一掃之前「時之笛」的寫實感,改以卡通動畫般的方式呈現,包含主角林克以及整體場景都是,玩家初期還不太能接受,但後來卻覺得相當逗趣可愛,如同在看一部動畫的感覺。全球賣出了4百多萬片,後來更是推出HD高畫質版本。
風之律動的風格起初一開始不太為玩家所接受,但後來依舊掩蓋不住它好玩的魅力。
來源:任天堂
另外,由於風之律動帶來了全新的風格,在掌上型主機Dual Screen(NDS)部分,也依此風格又推出了兩款遊戲,分別是2007年的《薩爾達傳說 夢幻沙漏》,以及2009年的《薩爾達傳說 大地汽笛》,兩款都是走風之律動相同的賽璐璐動畫風格,且活用了NDS觸控螢幕特殊玩法的遊戲。
在NDS上推出的兩款薩爾達傳說:夢幻沙漏與大地汽笛。其人物外型風格都是與風之律動相同
來源:任天堂
整體表現出眾 帶點暴力成分的黃昏公主
2006年任天堂推出的Wii主機,其體感玩法讓許多輕度玩家也跟著陷入瘋狂,而和主機同時上市的《薩爾達傳說:黃昏公主》(The Legend of Zelda: Twilight Princess),也讓許多玩家期盼已久。這是一款風格較為寫實且風格略顯灰暗的系列作,主角林克這次可以變身為狼,與神秘角色「米多娜」一起進行冒險,遊戲的砍殺部分變得比較血腥一點,因此在分級上被列為「T」的青少年級。
林克與米多娜結伴冒險,譜出動人情誼的《薩爾達傳說:黃昏公主》,是系列作劇本相當讓人再三回味的一款傑作。
來源:任天堂
連結:https://www.gamebyte.com/player-beats-zelda-twilight-princess-taking-no-damage-in-record-time/
本作是許多玩家認為全系列作相當優秀的作品,它的內容相當龐大,迷宮解謎也很有趣好玩,變身系統讓探索過程更豐富。故事劇本也是份量十足,結局也很感人,全球銷售量來到了885萬片,相當優秀。後來也在Wii U上推出HD高畫質版本。
《薩爾達傳說:黃昏公主》在Wii U上推出畫面更好更細緻的HD高畫質版本
系列中初次結合體感玩法的《薩爾達傳說:禦天之劍》
前面提過了任天堂在2006年推出的Wii主機,在推出之後,因體感玩法相當新鮮,受到許多輕度玩家喜愛,因此任天堂後來又計劃推出一款,主打體感玩法的薩爾達傳說。就是這款在2011年11月推出的《薩爾達傳說:禦天之劍》(The Legend of Zelda: Skyward Sword)。
薩爾達傳說:禦天之劍》的特仕版與相對應之Wii控制器,由於2011年恰好是薩爾達傳說的誕生25週年紀念,特別推出紀念款式的周邊。
光從副標題看,大概就可以猜出,這是一款需要玩家手持Wii Remote控制器,將其當做揮劍般遊玩的作品,玩法相當直接。而且除了揮劍舉盾之外,也有很多地方需要透過控制器做特殊操作的地方,例如射出繩索、丟出炸彈、提網抓蟲、甚至是以弓箭等等,相當多樣。
遊戲中許多操作都要用到Wii獨特的體感操控器來完成,彷彿就像是自己在和敵人作戰一般。(圖片為HD版本)
相較於上一款的「黃昏公主」而言,這款「禦天之劍」就是完全為Wii所量身打造的作品,也是系列首次結合體感玩法,推出之後頗受好評。在著名的Fami通雜誌評分獲得40分滿分,並且全球的銷量也有約370萬份(367萬),成績相當不錯。後來2021年7月,任天堂更在Switch主機上,推出了本作的HD版本。
全新風格的曠野之息帶領薩爾達傳說走入新的領域
2017年隨著任天堂全新主機Switch一起發售的《薩爾達傳說:曠野之息》,是Switch甫發售之時,少有的遊戲之一,原本以為這樣如此單薄的遊戲陣容會影響主機銷售,沒想到玩家們幾乎都沉浸在曠野之息的世界中而無法自拔。
遊戲界在當時有一股所謂「開放世界」的風氣,這款曠野之息也不例外,一改過往系列作的玩法,只在開始的台地區域引導玩家該如何做,在拿到關鍵道具可以離開該區之後,就是玩家們自由探索的時刻了,遊戲中沒有明訂攻略闖關的既定順序,想怎麼走就怎麼走(當然難度和死掉容易程度與否又是另外一回事),搭配遊戲整體的美術風格,還有幾乎聽不太明顯,帶點慵懶風的背景音樂,讓玩家可以很輕鬆地進行玩樂。
即便無所事事也讓人想沉浸在遊戲中,就是《薩爾達傳說:曠野之息》的強大魅力
來源:任天堂
連結:https://www.ibtimes.com/next-legend-zelda-game-coming-nintendo-switch-not-breath-wild-2-3042146
曠野之息讓玩家感受到與以前截然不同的海拉爾世界
遊戲中也有滿滿的收集要素,光是要將地圖上120間神廟全部開啟,以及全部900顆小精靈種子都收集到,就足以讓玩家號上許多時間,而本作裡面的各種有趣技能,又可以讓玩家鑽研不只一種的過關方式,越挖越有趣,也因此曠野之息的評價相當高,更是許多玩家心中的神作。
令玩家期盼6年之久的新作「王國之淚」 帶領大家上山下海飛天遁地
任天堂在2017年推出Switch主機,並且同時《薩爾達傳說:曠野之息》之後,讓全球各地的玩家無不驚嘆其內容。其實早就有不少玩家在兩三年前,便希望可以趕快玩到「曠野之息」的續作,不過任天堂慢工出細活,硬是讓玩家等了六年,才推出這款《薩爾達傳說:王國之淚》。
「王國之淚」最初本來是要打算被當做曠野之息的DLC來推出,但因為有太多想放的想法與內容,所以最後變成了一款新作品推出。遊戲基於前作曠野之息的架構,世界地圖也相同,但是新增了空島與地底兩大區域,並且賦予林克全新的特殊能力。另外新增一個遊戲中相當重要的要素,就是名為「左納烏」的各種裝置,它透過左納烏能源驅動,裝置各式各樣,但可以透過林克的能力將其組合,猶如積木般千變萬化。遊戲中有許多機關都必須靠它才能順利度過。
《薩爾達傳說:王國之淚》將林克的冒險舞台範圍更加擴大,空中與地底都有需要他的地方
來源:任天堂
本作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「左納烏裝置」,需要發揮玩家的想像力,藉此組合出各種奇特又具有力量的裝置,克敵制勝。
來源:任天堂
今年的TGA 2023遊戲大獎,已經提名了數款在今年發售的大作,其中也包含了任天堂的《薩爾達傳說:王國之淚》,呼聲極高的本作,是否真能夠如粉絲所預測的一般,順利獲得年度最佳遊戲的殊榮呢?就只能靜待12月8日的頒獎典禮上見真章囉!
正傳系列作品眾多 旁系作品亦有不錯之表現
整個《薩爾達傳說》系列的相關作品非常多,除了正傳系列的作品之外,其實也有一些旁系的遊戲,而其中不乏好玩的作品,例如與光榮特庫摩合作,在Wii U主機上推出的《薩爾達無雙》,就是將光榮著名的無雙系列,結合薩爾達傳說的人物與要素,所推出的爽快殺敵遊戲,也是值得參考看看的作品。
將無雙與薩爾達傳說結合推出的《薩爾達無雙》,有著令人熟悉的元素,卻又充滿新鮮的感覺,可以說是另一種面貌的薩爾達傳說,相當好玩特別
來源:任天堂
支持贊助 / DONATE
亞洲電玩通只是很小的力量,但仍希望為復甦台灣遊戲研發貢獻一點動能,如果您喜歡亞洲電玩通的文章,或是覺得它們對您有幫助,歡迎給予一些支持鼓勵,不論是按讚追蹤或是贊助,讓亞洲電玩通持續產出,感謝。
BTC |
352Bw8r46rfXv6jno8qt9Bc3xx6ptTcPze |
ETH |
0x795442E321a953363a442C76d39f3fbf9b6bC666 |
TRON |
TCNcVmin18LbnXfdWZsY5pzcFvYe1MoD6f |